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和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等,以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中国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上述举措能够促进资本、产品和信息在两地市场间更自由流动,推动两地市场一体化进程。通过增加投资选择和渠道,鼓励更多金融产品创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同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随着两地合作的深化,未来更多互利共赢政策有望加速出台,促进更深层次的市场互联互通建设。
4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作出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等部署。
此次中国证监会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便是在新“国九条”指引之下,对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的具体部署。从具体内容来看,进一步丰富沪深港通机制产品体系是优化重点。
以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为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就扩大沪深港通ETF范围达成共识:一是降低ETF纳入规模要求;二是下调ETF的指数权重占比要求。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1日,市场上共有141只沪股通ETF和深股通ETF产品以及8只港股通ETF产品,合计达到149只,相较于首批沪深港通ETF产品数量(4只港股通ETF、83只沪股通ETF和深股通ETF)上涨71.26%。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自2022年ETF纳入沪深港通以来,沪深港通南向和北向ETF交易量快速增长。我们相信此次的优化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和活力。”
“此外,此次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等优化措施,也将进一步夯实沪深港通机制多元化产品体系。”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元化产品体系能够促进资本资源在两地之间流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同时,多元化投资产品也能够分散风险,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除了进一步优化产品体系这一重任之外,此次发布的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中还包括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还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发展。
事实上,自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发布实施以来,已有72家企业完成赴港首次公开发行(IPO)备案,通过融资渠道有效利用两个市场资源。由此可见,推动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对于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融入全球化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而言,赴香港上市条件更为灵活。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海外投资者众多,也有助于企业吸引国际资本,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此外,武泽伟认为,香港要想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关键在于为投资者提供具备吸引力的优质产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不错的潜在回报,赴港上市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布局中国的良好选择,更有助于增强香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田利辉看来,赴香港上市的企业将面临更全面的监管和市场考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有助于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